張天柱:現代農業園區經營模式創新探討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張天柱
一、我國農業園區的發展概況
我國對農業科技園的探討始于20世紀80年代,1994年提出農業科技園建設,到1996年才開始發展,至1999年后全國開始進入建設農業科技園的高峰。
園區的類型呈現多樣化,有政府主導、科研院校主導、企業主導、國際或者地區之間的合作以及其他類型的農業科技園。
目前,我國有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73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1000多個,市(地)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4000多個,縣級農業以上農業示范園區6000多個。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153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148個,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84個,農業部系統認定的農業產業標準園5479個。
國家級的三類園區: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從2010年開始,用五年的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創建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使之成為現代農業生產與新型農業產業培育的樣板區、農業科技成果和現代農業裝備應用的展示區、農業功能拓展的先行區和農民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基地,引領區域現代農業發展,加速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進程?!笆濉睍r期總體上要“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創建300個左右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國家級農業科技園 進一步重視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加強工作指導,加大支持力度,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力爭把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成為產學研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孵化基地、促進農民增收的科技創業服務基地、培育現代農業企業的產業發展基地、體制機制創新的科學發展試驗基地和發展現代農業的綜合創新示范基地。
始于2001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一城兩區百園”工程, 即北京現代農業科技城、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黃河三角洲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以及120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簡稱“121工程”),它是一項創新性的系統工程。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園 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是示范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主要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區,以農產品加工物流等園區為載體,以提升輻射帶動能力為核心,以龍頭企業集群發展為重點,集成集約資源要素,拓展產業鏈功能,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形成主導產業突出、規模效應明顯、組織化程度較高、農民增收效果顯著,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區和產業集聚區。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是新形勢下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舉措,對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農業園區的發展趨勢
投資主體多元化:政、商、貸結合,融資渠道拓展;
產業形態差異化:設施與大田農業結合,種養結合,三產聯動;
經營主體多樣化:政府主體向企業主體轉接,政產學研一體;
發展模式多元化:從單一示范提升至帶動區域經濟;
經營范圍趨大化:從幾十畝、上百到上萬畝。
三、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
園區的建設歷史:2008年土地租賃,2009年237畝,2011年規劃總面積10000畝一期規劃6000畝,已建成核心區1100畝。
園區簡介: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遵循中國農業大學“頂天立地”的理念,以“聚世界一流農業人才,建國際優秀推廣平臺”為目標,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依靠科技產業化實現盈利,服務三農、帶動當地農業發展、輻射全國的全新模式,使園區建設成為北京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基地和國際設施農業展示示范基地。
科技園為中國農業大學校產企業完全獨立經營,市場化運作,在未接受任何“輸血”的情況下,通過創新服務體制,形成一套依靠科技產業化實現“自我造血”的發展途徑,開拓出一條現代農業園區多元化經營的成功道路。
目前,已建成玻璃聯棟溫室4488m2,日光溫室51棟,冷棚245棟,鳥巢溫室1256m2,聯棟冷棚5棟,新型材料日光溫室1棟,合計面積14.7萬m2。
發展理念:一中心:以農業科技為中心;
兩面向: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三個頭:有看頭、有學頭、有搞頭
四個主體: 政、產、學、研
五個平臺:國際現代農業技術交流合作平臺、國內外先進農業設施裝備展示平臺、農業科研院校先進技術中試平臺、農業先進理念模式及技術輸出平臺、農業實用技術推廣培訓平臺
六個創新 :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新設施、新設備、新品種
營銷模式:會議營銷、網絡營銷、雜志營銷、社會營銷、成果(圖書)營銷
盈利模式:農業科技的孵化推廣收益、科技中介有償服務、科技成果轉讓、培訓、展示場地的有償使用、會議收入、學生夏令營收益、園藝產品及會員卡的銷售、門票收入
存在問題:成本不斷升高、農產品價格、爬升緩慢、城鄉二元結構、技術人員嚴重短缺
發展對策:1.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發揮優勢、加強國際合作,與高校密切合作,保持科技可持續性;2.營造開放式平臺,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3.發展農業園區多功能性:高效生產功能、展示示范功能、和諧生態功能、觀光休閑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
未來發展:依托國際溫室技術研發中心,加強與發達國家農業溫室方面的合作與開發;持續發展“農業技術培訓中心 ”;建立國際優質種苗培育中心,服務通州帶動北京輻射全國;完善水科技園,加強水處理技術推廣,加大灌溉設施引進。